第193章 仁义之辩(2 / 2)

刘璋如获救星,连连点头:\"对对对!看到这些,就、就想起家乡,恨不得插翅飞回去...\"说到最后,声音越来越小,眼神飘忽不定。

魏武嘴角微扬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:\"这话...怎么听着像是张君和庞君教你的?\"

刘璋闻言浑身一颤,茫然地转头看向张松,眼中满是求助之色。

张松不慌不忙地离席行礼,虽然身材矮小,却自有一番气度:\"启禀大王,璋公子天性纯孝,思念父亲乃是人之常情,何须他人教导?\"

他抬起头,目光坦然,\"就像这蜀乐蜀舞,若非真情流露,又怎能打动人心?\"

魏武轻笑一声,手指轻叩案几:\"刘璋之前在我这里过得逍遥自在,如今突然思乡心切...\"他目光如电,直视刘璋,\"是被逼无奈,还是我凉国招待不周?\"

刘璋额头顿时冒出细密汗珠,结结巴巴道:\"万、万万没有!大王待我极好!我、我感激不尽!只是...\"他又一次无助地望向张松,活像一只受惊的兔子。

张松微微欠身,声音清朗:\"大王容禀。我国国王日思夜想,无时无刻不记挂着璋公子。父亲思念儿子,儿子想念父亲,这本是天地人伦之常情。

国王得知璋公子在凉国备受优待,心中感激不已,特命在下带来五千匹蜀锦,以表谢忱。\"

魏武抚掌大笑:\"张君此言,倒像是说我凉国将璋公子扣为人质一般!\"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,手指轻轻敲击着鎏金酒樽。

张松不慌不忙,再次躬身行礼:\"在下绝无此意。大王待客之厚,天下皆知。

在下只是恳请大王垂怜父子情深,允准璋公子回国省亲。大王乃当世仁义之君,此举必能彰显大王的仁德之心。\"

殿内一时寂静,连舞姬们都停下了动作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魏武身上,等待他的回应。

魏武嘴角含笑,缓缓举起酒杯,目光却转向了一旁的阎温。

阎温会意,立即起身拱手道:\"大王,臣有一言。\"

魏武微微颔首:\"阎卿但说无妨。\"

阎温环视众人,声音温和却字字有力:\"张使者所言父子之情,确实令人动容。不过...\"

他话锋一转,\"璋公子来我凉国时日尚短,还有许多名胜未曾游览。陇西的麦积山石窟,河西的月牙泉,还有即将举行的阅兵大典,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盛景。\"

他看向刘璋,笑容可掬,\"若就此归去,岂不可惜?不如多留些时日,待赏遍凉国风光,再衣锦还乡不迟。\"

张松眼中精光一闪,立即回应:\"阎大夫所言极是。只是...\"他转向魏武,恭敬道,\"《礼记》有云:'孝子之养亲也,乐其心,不违其志。'

如今我家大王,日夜思念爱子。璋公子若能早日归省,既全了孝道,也彰显了大王以孝治天下的仁政。\"

庞羲也连忙帮腔:\"正是如此。我家大王常说,凉王以仁义着称,必能体恤人伦之情。\"

阎温便轻抚长须,淡淡一笑,不疾不徐:“张君所言极是,孝道确为人伦之本。《孝经》有云:'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'

璋公子在凉国与诸贤交游,习礼明义,他日若能携凉蜀两国之谊归省,岂非更显季玉公教子有方?此乃大孝也。”

刘璋闻言,茫然地眨了眨眼睛,手中的酒樽微微倾斜,几滴醇酒洒落在锦缎衣袖上,洇出一片深色痕迹。

这时,姜冏突然起身行礼道:“启禀大王,臣有一言。听闻汉中王以仁义治蜀,既肯遣爱子远游,必是望其广见闻、成大器。今观璋公子气度日新,若半途而废,反负了父辈苦心。

臣建议,不若修书一封,将公子进学之状详陈。汉中王见公子在凉国学有所成,定然欣慰非常。”

最新小说: 穿越净事房,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带着武库回明末 算鼎三国:玄镜红颜录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: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,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: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夺我王位?那我可要称帝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