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王不欺牧人(1 / 2)

很快春牧便结束,凉州许多羌人陆续抵达了凉昌学宫,足足有上百人!

羌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,腰间佩刀叮当作响。

他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学宫广场上,用粗犷的嗓音互相问候。

忽然,宫门处传来一阵骚动,只见魏武身着羌胡服饰大步而来,腰间悬挂的狼首金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
\"诸位远道而来,辛苦了!\"魏武用流利的羌语高声问候,声音在广场上回荡。

羌人们顿时安静下来,惊讶地面面相觑。

他们从未想过,这位威震凉州的汉人大王,竟能如此自然地融入他们的世界。

……

考试在学宫正殿举行。

雪岭部羌人铁匠之子柯木智扛着一个木箱走进考场,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打开箱子,取出几副造型奇特马蹄铁。

\"大王!\"他单膝跪地,声音洪亮,\"这是我们部族改良的马蹄铁,能够让马跑起来更稳,不用担心打滑!\"

魏武眼前一亮,亲自上前查看。那马蹄铁底部布满细密锯齿,侧面还加装了铁片。\"牵马来!\"他当即下令。

侍卫牵来一匹战马,柯木智熟练地为其钉上新蹄铁。

魏武亲自策马在特意泼湿的石板上奔驰,马蹄竟真的不再打滑。

\"好!\"魏武勒住缰绳,朗声宣布,\"柯木智任右军械丞,即日赴任!\"此言一出,满场哗然。一个羌人铁匠之子,竟能一跃成为右军械丞,能与左军械丞蒲宣和中军械丞马钧成为同僚!

……

考试持续了整整三日。

通译们将羌人口述的策论仔细记录,成公英带着黑冰台的人全程监督,确保每个字都如实记载。

最后一日傍晚,魏武与贾诩、张既、杨阜在烛火通明的尚书房内审阅答卷。

羌人们提出的草场轮牧法、畜疫防治术让几位重臣连连称奇。

\"大王请看,\"贾诩指着一份答卷,\"这个羌人提出的'以盐易毛'之策,可解边境贸易之争。\"

张既也捧着一卷竹简惊叹:\"这份关于雪山引水的方案,若是实施,可多灌溉万亩良田!\"

……

五日后放榜时,学宫外人头攒动。当三十名入选者的名字被高声宣读时,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。

突然,远处传来隆隆蹄声,只见羌人们驱赶着上千头肥羊涌入学宫广场,洁白的羊群像云朵般铺满青石板地。

\"王不欺牧人!\"领头的羌人长老高举牧鞭,声若洪钟。

上百名羌人考生随即应和:\"王不欺牧人!王不欺牧人!\"

声浪震得学宫屋檐下的铜铃叮咚作响。

很快凉州民间便流传这么个童谣:

\"祁连雪,渭水长,

凉王开科选贤良。

汉家儿郎能射虎,

羌人子弟善牧羊。

不问出身问才学,

金印紫绶赐英豪。\"

转眼已是三月初春,魏武在大司马府与段煨、张既议事。

他凝视着羊皮地图上的陇关要隘,手指不自觉地敲击案几。

历史上五月中旬灵帝就将驾崩,届时洛阳必乱,必须未雨绸缪。

\"二位请看,\"魏武指尖点在地图上,\"陇关乃凉州门户,虽国富民安,亦当居安思危。孤意四月调兵,于陇关演武操练。\"

段煨抚须赞同:\"大王明鉴。兵不练则怠,将不训则惰。臣这就传令各军镇调兵。\"

张既补充道:\"臣即日筹备粮草军械,必保演武无虞。\"

最新小说: 穿越秦末,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 中国古代名人传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宋河山 开局捡媳妇: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我去明末救义士 神话三国:刘备谋主,火烧洛阳 皇朝才百万兵,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镇北小卒:开局满级霸王枪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?朕不忍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