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宁只觉得这人眼生。
应该是没见过。
他继续说道:“宣传册上的图画是给百姓们最直观的降价冲击,也是第一步宣传,让百姓前来领免费的鸡蛋,加上三个新客的限制,也是为了增加购买力。”
相当于现代的地推拓客。
“而一文钱好物,是吸引顾客上门成交的利器,同样也是持续经营的手段,老师,试想一下,只要商行伙计热情如初,商品摆放不断变化,总是给买货的人最新鲜的视觉刺激,那么即便同样的东西,他便不会在旁人家买,只会在这里成交!”
“原来是这个意思啊!”
徐贺恍然大悟,他还以为便宜的东西,就是在赔本赚吆喝。
原来里头竟有这样深的门道。
“一文钱的东西就未必会赔钱!”
谢宁道:“相比仓库沉积,折损,只要货物变成现银流转,不赔本就是赚到,还有免费抽奖的满减奖券,李家的商行伙计,开业之前全部经过彻夜的培训,会算账是最基础的。”
“试想一下,原本只花八十文,就能买够所需的东西,若是超过一百文给便宜十文,那买东西的不会动心吗?”
“所以就会继续添加!继续购买!”
谭佑铭满目惊讶,做生意竟然可以灵活到这种程度。
谢宁道:“这样成交的连带率便上来了,客单价也会提升,并且怎么可能会有满打满算正好一百文的东西,那么多出去的溢价便是商行的利润所图!销售额也会因此暴涨!”
销售套路的一环又一环讲解,让众位官员大为震惊。
连看向谢宁眼神都变了。
变得不再是单一,对科举小三元的喜爱,或是惜才。
而是一种发自内心,由内而外的敬佩,这样的人,这样的思谋计算,才仅仅是一个世家小商行,就搞出一个州府全部百姓的轰动,由此甚至可以想象,他踏上更高的台阶,岂非有更宏图的将来。
他这样算尽其用,出人意料的想法,若是放到了国库的经营上。
那根本无法想象,他来日会在朝堂上会有怎样高的建树。
谭佑铭挑眉看向身旁的通判马致远,其眼神用意十分明显。
是让他注意到谢宁,让他要先在太子、天子哪里替谢宁打出去名头。
马致远是太子的人。
当初西北大旱,边境强敌在列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引起暴乱和异族入侵,几个州府的通判全都找关系回京,就剩下马致远一人意志坚定地替太子皇家,盯着西北这一片偏远大陆。
谭佑铭的意思,马致远怎可能不明白。
若不然,廖吉昌一个封疆大吏,怎么可能轻易将他一个通判叫到宿川来,大老远看这么一场戏。
知府、节度使这二人,打的都是同样一个主意。
那就是给谢宁提前铺路。
马致远虽然跟谭佑铭政见多有不合,但也不至于连廖吉昌的面子都不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