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世的时候,bYd给金陵船厂下单的定制滚装船最大满载量能干到9200辆的停泊位。
就这还是船夫哥当时手里资金有限,对预算抠抠搜搜的结果。
眼下陈峰找仲船合作去搞,投入的资金预算几乎不设上限,倒闭仲船的技术团队去研发成长想来没有太大的问题。
毕竟华夏的造船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,目前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。
连满载排水量64万吨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都能轻松造出来,没理由搞不定一个小小不到10万吨的汽车滚装船。
“行!既然峰总您都亲自开口了,这个大订单我们仲船怎么也要接下来。”
“回头我让江南、沪东、外高桥、大连船厂这四家技术团队搞个碰头交流会,看看能不能边研发边造,把100艘的订单分摊一下,提前给您这边排前面一点。”翁冈思索了片刻后立马答应了下来。
开饭店的哪还有嫌弃大肚汉的?
作为一个名下拥有13家造船厂的世界级船企巨无霸,仲船可不仅仅在造军舰、航母、潜艇方面表现突出。
什么LNG船、原油运输船、集装箱散户船等等民间业务也接地飞起。
类似这样的汽车滚装船,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,只要把船壳拉皮一下,装上配套的合适经济型动力就能整出来。
为此,翁冈还特意和陈峰核对了一下,将来这100艘汽车滚装船的动力类型。
具体是采用的烧传统船用重油驱动,还是采用更新型的LNG双燃料清洁动力。
两者的造价和工期上差了近一倍,但是船运业务如果能长期稳定运行,LNG双燃料清洁动力省出的燃料费绝对比前者更可观。
这就跟开滴滴跑运输一个道理,一旦公里数拉开,混动车型、纯电车型肯定会比燃油车省钱。
于是乎,在问了几个与造价、下水工期相关问题后,陈峰就敲定了100艘滚装船新旧动力各50%的比例。
按照翁冈的预计,这100艘滚装船整体造价应该要上到800亿人民币左右,单艘平均造价在8亿,大概需要耗费2~3年的时间才能全部造完。
“这100艘滚装船将来就挂靠在蓝卫运输的名下,正好给谢志康他们找点事情做。”陈峰眼神一眯,心中盘算了起来。
对于仲船给的这个工期预计,陈峰是相当满意的。
2到3年的时间,正好给了国产汽车品牌一个发育缓冲的过程。
再加上造船是陆续下水的,按照这个预期工期,刚好能踩在未来国产品牌销量崛起的节奏上。
至于造价方面,比普通的6亿左右一艘的滚装船贵一点也无所谓。
跑海运的都知道,造船成本只是其中最低的消耗支出,一旦开启国际货运出海跑个几趟就能把造船费挣回来。
真正贵的是各种燃料消耗以及停泊靠港的税费、清关费用!
类似过马六甲、巴拿马这些咽喉要道,通行一次就要交上百万美元,比高速收费站可狠多了。
当然,在陈峰看来,未来国产汽车品牌想要壮大,出海贸易走出国门,必须绕开小本子的使绊子才行。
一旦这100艘汽车滚装船的出现,可是足以掀翻整个汽车海运行业!
因为2020年这会儿在海上跑的600多艘汽车滚装船之中,挂靠在华夏海运企业名下的只有100艘不到。
而且大部运输订单都被丰田、日产、大众、特斯拉这些外资品牌牢牢霸占。
有了这些新一批的自营滚装船到位,才能在未来的海外市场争夺中,彻底撕开外资品牌的设下的围堵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