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约在下午三点半多钟时,于大海接到戒毒所李所长的电话。当时,他已经沿着连接新建404隧道的准高速路跑了一个来回,查看沿途岔道路口的通向方向。
于大海把车,停在(那天)事故现场找到那只轮胎的地方。他下车溜腿,点上一支烟,准备继续理顺思路。就在这时,他的手机响了起来。
在电话中,李文斌歉意地说:“老同学,不好意思,我把手机忘在办公室里。说吧,你找我有什么指示?”
“不要本末倒置,现在你是大所长,我哪敢下什么指示?”
“大海,你是咱们班说话办事最冲的一个,我们这些老同学,哪个敢不听从你的调遣?前两天,我开会遇到项东方,我们闲聊时还提起你。他说,自己现在是你的兵,整天为你服务查卷宗。”
“哈哈哈,这个老项是变相想敲我的酒喝。等着,等忙过这两天,我们哥几个凑凑,我请客,请老同学们喝壶‘海鬼老窖’。”
“谁请都可以,但我们不能让你请。你的钱,得留给我们干女儿买披萨。大海,嫂子和珂儿,她们娘俩好吧?”
当年,于大海为了给女儿治病,几乎向自己认识的所有人,包括这些老同学都借过钱。
在烟海的几位警校老同学,偷偷商议,想以认珂儿做干女儿的方式,暗中帮助于大海,不让他还钱,减轻他们两口子的负担。结果,认了干女儿,钱却一分都没少,该还的都还了。有的因为借得时间长,他还想加利息。为了这,有个老同学和他闹得差一点翻脸。
于大海的倔强让很多人不适,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。这就是他,不管对方是谁,在还钱的时候,为了表达谢意,于大海都是一家三口提着礼物登门的。
“不是她们娘俩,老同学,是托你们大家的福,我们一家三口都很好。你哪,弟妹和儿子都很好吧?”
“你放心吧,我们都很好,是吉祥一家嘛。”
“哈哈哈,说得好,我们都是吉祥一家。”
“老同学说吧,你找我有什么事情?”
“晚报记者纪文昌,你认识吧?”
“我们见过一次面,没说几句话,没有来往。”
“你呀,李大所长,你不学会和新闻记者打交道,怎么能进步?”
“大海,你可是整天和他们来往,我也没见你进步啊?”
“你能和我比吗?没出息。你是公鸡里的战斗机,我是拖拉机,特例。”
“好了,拖拉机,说吧,这个纪记者是什么意思?她想采访我?”
“采访你?你想得美。我和你说,纪记者是咱们的大侄女,你得照顾着点,她明天准备去你的地盘,探访一下‘东沙滩一号案’的邵东,他不是在你们所里戒毒吗?她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爆料点……”
“邵东?他在我们这里一共待了三天,早走了,你不知道?”
“什么?我怎么会知道,也没人向我汇报……不对啊,我听说他是未成年人,安排他在你们那里戒毒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