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惜的是后来,我们的兴趣大相径庭,你喜欢钱,而我……对,我也喜欢钱。只是,我们喜欢的方式不同。比如,你喜欢不择手段地得到,而我喜欢看到它在正当的地方,结果就像今天,我们两个成了‘道不同不相为谋’的同窗……”
“难道,在我们之间没有过……友谊?”
“请恕我直言,在我们纯洁的时候,都没能产生过友谊,在我们已经成熟定型的今天,我不相信我们还能再产生真正的友谊。”
“难道,你希望我们成为陌路之人?”
“李总,相比我而言,你很乐观,我担心我们会成为敌人。”
“不会的,我们都是追求理想之人,我是说,我们的理想之间可能有专项,更存在沟通的空间……我们应该成为伙伴,绝不是敌人。”
于大海本想继续针锋相对,但忽然想起昨天还因为遇到吴望,希望两人联手对付眼前这位大掌柜,今天没必要为枝节问题,发生口舌之争。何况自己是来了解案情的,而且本意是想借此机会,近距离观察对方。
“李总说得好,希望我们都能给自己一次机会,改变自己的机会。”于大海一语双关地说道。
“放心吧,于大队,生活不会让我们失望的。”李建国偷换概念,很老道地说。他回避用个体观点回答对方的问题。
“李总,时间不早了,请说说你的案子吧。”
“是这样的,老同学,我有件案子请你帮忙……虽然,你对我因为后来接触不多,可能受社会传言影响,对我有成见;但是,我一直关注老同学的情况,很欣赏你为人正直,不畏权贵。
“今天这个案子,因为涉及的人名声不太好,还有前科,但某些人处理这件案子的方式,让人感到愤慨。鉴于我自己人代员的身份,我不想让他们做私下交易,所以,我斗胆请老同学出面主持公道。”
李建国准备说这个案子之前,希望用几句赞美把于大海框住;但是,对方对这个把戏见得太多,有天生是“角刺”之人,什么人他没对付过?
所谓“角刺,”其中就有一项,见怪不怪,淡然处之。所以,李建国的一番赞美等于没说,因为于大海就像没有听见一样。
“对不起,李总,说重点。”
这都是李建国平时说别人的话,今天被于大海毫不客气地用在他的身上。
“于大队,我首先替受害人声明,只要坚持法律的公正,如果本人犯错他认错,犯法他认罪,绝没有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。”
“李总,既然我坐在这里,就是想了解案情,至于他是否犯法,你们都说了不算,得由法律说话。所以,你抓紧时间说说案情。”
李建国之所以这么谨慎,是因为他不想失去,或者说,他想通过这个案子,加强与于大海之间的联系。正是这种想法,让他有所顾忌,表现出以往没有过的优柔寡断。
当于大海第二次提醒等他的时候,他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,所以马上神色一震,恢复自己的状态,干净利落地开始谈案情。
最后,他从档案袋里,拿出几张照片,和一个U盘,告诉于大海,这里面既有自己收集到的文字资料,也有视频,它们能解释一切。
于大海从档案袋里拿出几张照片:胡承买车票时的、有车票照的、有胡承和朋友坐在候车室玩手机聊天的、有三四个便衣将他按到在地的,有胡承戴手铐被带走的,还有一张是关押在羁押室里的照片……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