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正文完结
天雄军已经攻城两日,虽金吾卫占据地利之势,又抵死护城,但终究敌众我寡,眼见城快要守不住了。
第三日,东方渐白,天色放亮,数十架冲车已经井然有序排列在了承天门前,决一死战之际就要到了。金吾卫必败。
数百名金吾卫将士集于承香殿院内待命。殿中,金吾卫将军恭敬给崔逢月行礼:“太后娘娘,大元帅临行之前嘱咐末将,若有不测,还请太后娘娘由密道通往宫外,以图来日。如何开启密道娘娘知晓,如今数百名死士护送娘娘出宫!”
崔逢月眼眶一热,看着这铁骨铮铮的汉子,将他扶起,心中悲怆道:“将军,那您?”
“太后娘娘安心离去,末将领命在身,定与天雄军死战到底,虽不能守住皇城,但能拖延时日,确保娘娘安然离去!”
倏然,三道尖锐的鸣镝划过长空,打破了这生离死别的悲戚。
这声鸣镝太过突兀,崔逢月心中猛烈地跳动起来,一脸希冀地看向金吾卫将军。
金吾卫将军脱口而出:“太后娘娘,三道鸣镝,三道鸣镝,这是援兵,且是大元帅的援兵!”
他没有死!他没有死!他没有死!
崔逢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,忍着泪水,向城门急奔。不多时,哒哒的马蹄声在她身后响起:“太后娘娘,请上马!”
崔逢月按耐住心头的喜悦,一跃翻身上马,只见几十匹马向承天门疾驰而去。
站在城门之上,崔逢月瞧见,城下围得如同铁桶一般的天雄军正在向后收缩,而东边的通化门隐约传来的呼啸号角之声,动静越来越大,大到崔逢月站在城门之上,都能感受到这地面传来的震动。
只见城门防守哨兵红着眼大叫:“是大元帅!”话音一落,城上欢声雷动。本来抱着必死的念头奋力一搏,如今绝地逢生,谁都难免喜不自胜。
直到此时,崔逢月才觉得这不是梦,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。他真的回来了!在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,她猝然泪流满面。
“太后娘娘,两军交战,危机重重,您如今安心回承香殿等着,大元帅得胜定会立刻往承香殿去。”
崔逢月欣喜地点点头,又忧心嘱咐道:“刀剑无眼,若遇大元帅,叫他当心。”
“高文渊,是战是降,想好了再回复本元帅。若降,此次参与叛乱的天雄军不按谋逆论处。”裴远愈的侧脸蒙上了初升太阳淡淡金光,语调不着喜怒。
其实,不按谋逆论处已令天雄军军心大乱,更遑论裴远愈身后五万的兵马刀剑森严,身前三万禁军严阵以待。
“裴大元帅,我儿高玉祁如今何处?”
“井陉关已破,高小将军斩杀柳之琛,如今领兵十万,压近松州,与周尹一道剿灭吐蕃主力。”
高文渊木然地看着前方,不知作何思虑。
裴远愈目光如炬,仿佛豹子捕食前的蛰伏,成竹在胸,胜券在握。
“咣”一声高文渊横刀落地:“天雄军听令,降!”无数刀箭应声落地。
正午阳光炫目,但比阳光更炫目的是光晕中的一人一马。黄金明光铠甲,墨色的狮子骢,玄色大氅随风腾空而起,正向着承香殿疾驰而来。
听闻马蹄声的崔逢月胡乱踏上鞋履,向殿门外奔去。
那个她日思夜想都在期盼的人,真真切切地站在了她跟前,一时间,崔逢月如同痴傻一般不能言语。
只见裴远愈翻身下马,手持那日出征时的镂银宫灯,缓缓向她走来。
握住她的手,掌心温暖有力:“逢月,我回来了,归家的灯带着我回来了。”
崔逢月低头看去,那个宫灯已经变形。四目相对,她于太阳光晕之中扑到了他怀中,喜极而泣。
黄昏时分,肩舆擡着崔逢月来到皇城大理寺,身后跟着金吾卫护卫。
大理寺牢狱之中,坐着呆若木鸡的崔行俭。擡头目光与崔逢月相接,如死灰般的眼神中泛出了一点喜悦的光。
“逢月,我以为你不会来了!”将死之人,祈求张继给崔逢月带话,想临死之前见她一面。
崔逢月目光清冷地看着他,长吁了一口气道:“崔行俭,你这是何苦?你也是大魏好男儿,如此不明大义么?舆图都敢改!多少人因你而命丧黄泉!”
崔行俭惨然一笑道:“逢月,阿兄昨夜未眠,想起了佛经中一句话:意乱情迷恨迷念,亦是魔。我心中爱慕你十多年,以为即便是你还痴迷裴远愈,但终究他是残缺之人,用不了几年,你定会厌倦,但,他不是。知道他不是那一刻,我就入魔了。已经顾不得什么大义,顾不得天下苍生了。今日叫你来,有一事嘱托,还望逢月成全。”
崔逢月道:“崔行俭,一念成魔,悔不当初已经毫无意义。都到了这个份上,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?”
“逢月,我愧对崔家列祖列宗,死后不配葬入崔家陵墓,还请逢月将我的尸首送还本家,与明珠死同xue,叫我们两个罪人来世都去了执念,也了了她生前之愿。”
崔逢月定定地看着崔行俭半炷香才道:“好,愿你来世去了执念,一切安好。”转身就要离去。
崔行俭这时眼中闪过疯魔的狂热,一把抓住崔逢月襦裙大袖,可更快的,是金吾卫将刀架在了他的颈项之上。
崔逢月后退几步,拉开与崔行俭的距离:“何至于此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