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自在惯了?
今日贾政休沐在家,贾环随着贾琏回了荣国府,就先去拜见贾政。
书房里,贾政看着眼前这个清秀俊逸,仙姿佚貌的少年是自己那个庶子贾环?他揉了揉眼睛,眼里闪过诧异。
见状贾琏忍不住笑道:“二叔可是不敢相信如此出色的少年是环儿?不瞒二叔说,之前侄儿见着环儿时,也是不敢相信。不过环儿年幼便面如仙童,如今长大了,如此形貌也是理所应当的。”
“儿贾环见过老爷,儿子不孝,几年未曾侍奉老爷膝下。”贾环撩起衣摆便对贾政跪下请安,“今日回京,拜见老爷,给老爷问安。”
贾政将人扶起,眼里有着欣慰,“环儿在外求学,如今求学已成归来,父心甚慰。”他看着举止有礼,风度翩翩的少年眉目含笑,眸子里淡然清朗,再也想不起早年间贾环对着他叫骂反驳的模样,只有现如今这个出色的少年举人。
“你得中举人,本该为你办场喜宴,感谢一番你的夫子。只是如今你也知道,太上皇薨逝,不得饮酒办宴,只能委屈你了。”
贾环摇头道:“儿子知晓,亦不觉得委屈,国事为重,老爷身为朝廷命官,岂能带头违逆国法。”
贾政捋了捋胡子,满意的笑了笑,“一路舟车劳顿,先回去洗漱更衣一番,再去见老太太。太太那里不必再单独拜见,都在老太太那里呢。”
贾环俯身拜下,便随着贾琏出了贾政的书房。“今日码头,多谢琏二哥来接我。”府里人并不知道自己何时会到京城,所以他猜贾琏一定是早几天便派人在码头处看着,说不定他自己也是时常来瞧着,不然如何就这么巧的接到了他?
“一家兄弟,何必说些见外的话。”贾琏佯做生气,不过一息便又笑了起来,“还未恭喜环儿得中举人,恭喜恭喜啊。”说着就拱手恭贺。
贾环唇角微扬,眼里的笑意再不遮掩,“全赖韩老师尽心教导。”要不然也不会考中举人,还在靠前的那一排。
贾琏笑着恭喜了几句,送他到了后院拱门处,“我就不送你了,如今你回府的消息应是传遍了,赵姨娘怕是也正等着你呢。我这就去老太太那里等你。”
贾环点头,和贾琏分别后,就疾步回了赵姨娘那里。
赵姨娘站在门口来回走着,不时面带焦急地看着门口处,“吉祥,你说环儿怎么还没有回来?”
吉祥安慰道:“姨娘,这会子三爷怕是正在老爷那儿呢,要回来怕是还要等一等。”
赵姨娘如何不知,只是贾环去金陵几年未归,她这里心里头没有一日是放心的。如今听到人回来了,那股急切的想要见到自己儿子的心情让她整个人都急不可耐。
“吉祥,热水可是备好了?”想到自己的儿子成了举人,赵姨娘就笑得合不拢嘴,她儿子从此以后就是有功名的举人了!哈哈哈!举人!成举人了!
吉祥再次回答道:“姨娘放心,新衣、浴汤皆已准备妥当。”
“娘!儿子回来了!”贾环一进院子就疾步走到赵姨娘面前跪下。赵姨娘急忙一把将他扶住,仰起头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,“瘦了,高了,也更加俊俏了。”
她看着贾环长身玉立的站在自己面前,心中又高兴又自豪,但是最多的还是心中担忧想念的酸楚:“你这个孽障,这么多年都不回来,可知娘有多想你。”
贾环轻声安抚着她:“娘,儿子这不是回来了?这次回来,儿子便不会再走了。”
见母子两人相拥而泣,吉祥不得不上前提醒道:“姨娘,该让三爷去更衣了,老太太那儿怕是正等着呢。”
赵姨娘回了神,便连忙推着贾环去沐浴更衣。擦干眼泪,她满脸是笑,暗暗埋怨道:可惜了太上皇这时候薨逝了,不然环儿还能办个举人宴长长脸。
[怪不得说父母在不远游。]
[那是因为古人出行都是坐马车,速度慢,路上也不安全,指不定出去一趟,回不回得来还是两说。]
[如今主播中了举,以后就不用在外出了。话说主播还要不要往上考考,也做个官当当?]
[是啊,好歹是举人,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,要不然努努力,往上走走?]
贾环摇摇头拒绝了,“如今做个举人挺好的,我这性子,也不适合做官。说不定进了官场,会被人吃的渣都不剩,还是算了吧。”他本就是个懒散的,复杂诡谲的官场他可没有本事在里面全身而退。
“环三爷来了!”小丫鬟扬声喊了一声,笑盈盈地打了帘子请贾环进去。一进去就有丫头在地上放了一个蒲团,贾环跪到蒲团上给贾母请安。
“快起来。”贾母擡手笑的慈祥,招手让贾环走过去。这些年,贾母的眼睛有些看的不大清了,离得近些,才看见贾环如今清俊的相貌。她笑着拉住贾环的手,“可算是回来了,这些年在外可还好?”
“一切都好,多谢老祖宗挂念,孙儿不孝,让您老人家为我操心了。”贾环笑道。